給醫療美容行業戴上“緊箍”
焦風光 商丘網——京九晚報 2021-03-18 11:47
近年來,一些地方“黑醫美”亂象叢生,讓消費者成為“被宰的羔羊”。記者調查發現,披上“生活美容”的“馬甲”無證經營、漫天要價、在農村場鎮等遊擊走穴成為行業新問題,因醫療美容出現的醫患糾紛頻繁出現。更有美容師自曝高價產品內幕:“沒啥功效也沒副作用,就能給顧客使用。”(據3月15日《北京青年報》)
現在的醫療美容市場,主要存在以下亂象:一是無證行醫者多。有些醫療美容需要傷筋動骨,沒有經過專業培訓肯定不能走上手術枱。現實中,有些從業者只要穿上白大褂就敢拿起手術刀。二是超範圍從業者多。如一些“SPA沙龍”“美麗休閒館”“護膚中心”不具備醫療美容資格,卻可以亂開方子。三是漫天要價者多。成本不足百元的護膚產品卻要價上千元,消費者只能一個願打一個願挨。四是“三無產品”多。包裝上盡是日、韓、英、法語言,看起來挺唬人,實則多是“冒牌貨”。五是“渠道醫院”多。利用網絡,中介、媒體進行大肆宣傳,蠱惑愛美人士上鈎。六是維權難。發生醫患糾紛,只能自認倒黴。
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有網友曾調侃:“你的鼻樑塌陷了,都是愛美惹的禍。”“黑醫美”亂象叢生,因醫療美容引發的事故時有發生,輕者毀容,重者香消玉殞。每年,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議,呼籲加大規範整頓力度,避免微整形成為“危整形”。給醫療美容行業戴上“緊箍”,其實只需抓好兩個重要環節:“堵”和“疏”。“堵”就是硬起手腕管理。有些“黑醫美”亂象,已經違反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》《醫療機構管理條例》等相關法律法規,完全可以用法律這條準繩加以規範。把好審批關口、斬斷利益鏈條、剷除滋生土壤……本着“露頭就打,斬草除根”的原則,“黑醫美”現象自然消失。“疏”就是加大教育培訓力度,讓從業者良心經營,讓“美”成為一門幹事創業的好門路。
戴上“緊箍”,“潑猴”才能心無雜念,一門心思去取經;給醫療美容行業戴上“緊箍”,身邊就會多一份真善美。
編輯: 田戈 責任編輯:李瑾瑜